最近發布了好幾位團員的瘦身成功故事後,小編常看到這樣的問題:「為什麼我體重和他一樣,看起來卻沒那麼瘦、肌肉線條沒那麼明顯?@@"」
問題的根源,就出在「體脂率」上啊!>"<
「體脂率」顧名思義就是「體內脂肪的比率」,一個體重50公斤、體脂率30%的人,代表體內有整整15公斤的脂肪,
因為脂肪體積大,所以即使身高、體重都相同,看起來就是會比體脂率低的人來得胖喔!
因此在瘦身的時候,體脂率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體重!
【瘦身=脂肪↓+肌肉↑】調整飲食+有氧運動來消除脂肪,體重也許不見得會降很多,但看起來可能整整瘦了一大圈,腰圍、臀圍可能都隨之變小,超讚的啦~
更棒的是,當體脂率漸漸降回標準值,你正朝擁有「易瘦體質」的美好循環前進,瘦下來之後更不易復胖呢!
至於體脂率要多少才標準呢?原則上來說,30歲以下的女性體脂率應在25%↓,超過30歲則是30%↓;男性的標準則各降低5%,也就是20%和25%。
若體脂率已經降到標準範圍,仍希望可以更瘦更有線條,就可以開始提高肌力運動的比例了,肌力運動可以幫助你突破停滯期、變得更加窈窕健美唷~
想多了解的話,可以到「瘦運動」這本相簿去看看,裡面有許多小編用心分享,方便在家進行、雕塑線條的肌力運動。
不過也要提醒大家,體脂率要看長期趨勢,不須天天測量,而且最好選擇固定時段。
已經拿到體組成計的團員們,大概一週測量一次就行囉!
何謂體脂肪率
其值代表脂肪佔全身體重的百分比,以兩個相同身高、體重的人來說,其身型會因體脂率的高低而有極大的差異,故體脂肪率可說是瘦身計畫中相當重要的指標之一。
如何測量
可以透過皮脂夾、體脂肪計測得。其原理是利用「脂肪幾乎無法通電,而肌肉及水分容易通電」的特性,將微量電流通過人體,藉電阻計算出體脂肪的比例。
因此,測量結果容易受到身體水量波動的影響,是故體脂肪的測量最好在固定的時間、狀態下進行(例如:每天早上空腹、上完廁所時),參考價值較高。